论“肺朝百脉”

2023-04-15  来自: 南阳医专附属中医院 浏览次数:193

“肺朝百脉”

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两大基石,二者相辅相成。中医理论是整个中医学包括从基础到临床各学科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学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理论的创新。藏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分析病证和治疗用药的理论依据。藏象研究的突破是中医研究意义上的突破。“肺朝百脉”及“肺主治节”理论是肺系藏象学的主要内容。目前中医界对此理论重视不足,研究相对较少,限制了该理论在临床诊疗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深刻探讨此理论内涵,完善肺系疾病病因病机学,对凸显中医药参与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肺朝百脉“肺朝百脉”源自《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唐代王冰对其解释为“言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上朝于脉,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由此故肺朝百脉,然乃布化精气,输于皮毛矣”。认为肺主治节,百脉朝于肺。《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曰:“脉气流于诸经,经气上归于肺,肺居诸脏腑之上,为百脉之所朝宗。”马莳认为:“诸经之气归于肺,肺为五脏之华盖,所谓脏正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故受百脉之朝会。”明代张景岳《类经》曰:“精淫于脉,脉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皮毛为肺之合,故肺经输矣。”认为肺主气,精微物质输送运行于经脉赖之于气之推动,故肺为百脉之朝会。明代李中梓《内经知要》云:“注于经脉,必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而为五脏之华盖,故为百脉之朝会。”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释曰:“言血之精华,既化而为脉,而脉已有气,流行于十二经络之中,总上归于肺。肺为华盖,贯通诸脏,为百脉之大要会,故云朝百脉也。”各医家均认为,肺通过朝百脉从而对气血的运行、精微的输布有着重要作用。水谷精微化生为 营血,在脉道   动,上  于肺,肺受百脉朝会联系全身各个经脉,使营养物质在肺之作用下通过百脉到达于全身,使五脏六腑、皮毛骨骼肌肉等皆得到濡养。如许继宗等认为,肺主气功能正常,气血才能正常运行,血脉才能通畅。肺的功能正常,才可以使百脉通利。因此,保持肺脏的正常生理作用主要,如“肺朝百脉”功能失常,则易致多种病症。陈修园《医学实在易》云:“气通于肺脉,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肺失宣降,气机逆乱或肺气虚弱,均可影响“肺朝百脉”之功而致百脉不利。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亦云:“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瘀水自消。”“肺朝百脉”不利则可致痰瘀阻于肺。由此可知,“肺朝百脉”是由肺主气的功能决定和完成的,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无一不会聚于肺,肺将吸入之清气和水谷精微之气按清浊各司其属布散于各个经脉,然后在气的推动下布散至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因而“肺朝百脉”实质上是对肺调节脉道、运血等作用的深刻概括。

2、肺主治节“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语出《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肺比作一国之相,以治节概括其生理特点。马莳认为,“肺与心皆居膈上,经脉会于太渊,死生决于太阴,故肺为相傅之官,佐君行令,凡为治之节度,从是而出焉”。高士宗认为,“位高近君,犹之相傅之官,受朝百 脉,故治节由之出焉。”姚止庵注:“肺之为脏,上通呼吸,下复诸脏,亦犹相傅之职,佐一人以出治,而为百僚之师表也。端揆重任,揽其大节而已。”众多医家认为,肺如相傅助心治理调节各脏腑,是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主要体现对呼吸、血液循环、水液代谢、脉管运动等的调节作用。李泽庚等认为,人体各脏器组织,所以能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须赖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心主血,肺主气,气血的循环运行,输送养料,维持各种脏器组织的机能活动以及相互的正常关系,肺气起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对肺主治节做出深刻理解,认为其核心是对气、血、水的治节,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平衡是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治节血主要是参与血液的生成和调节血液的运行,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肺和许多经脉在结构上亦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是肺辅心行血的结构基础。肺治节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3、肺朝百脉、主治节与脏腑的关系肺主一身之气,气为血之帅,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肺气的辅助,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此为肝肺气机升降的特点所在。肺对肝行使治节之权,肝木才能疏而不亢,生化不止。肺对脾胃的 治节表现在  食物的受纳与消化,精微物质的转化与输布。胃司受纳赖肺之开合升降,脾胃化生的  谷精微  输于肺,经肺 转化成气、血、津液,通过肺气的宣降运动以输布全身才能被人体直接运用。肺吸入的清气经过其肃降而下纳于肾,以维持呼吸的深度。在人体呼吸运动中,肺气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及肾气所蒸化的水液下输膀胱。肺肾之气的协同作用,保证了体内水液输布与排泄的正常。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三焦是诸气上下运行之通路。肾藏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中的宗气,自上而下到达脐下,以资先天元气。三焦亦是全身水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肺具有主气、主行水、治节三焦、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的功能。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肺主气,朝百脉,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且血液的生成与肺的呼吸功能有关。若呼吸正常,气体得到充分交换,血液中的清气含量丰富,对心脏、脉管及心脉则有较好的濡养作用。肺治节功能正常则脉道通利,脉管富有弹性并畅通无阻,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血液供给的营养。我们多年进行肺气虚证的研究,认为肺气虚是肺系多种疾病的基础病机,是“肺朝百脉”、“主治节”功能失常的根本所在。充分认识“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内涵,对指导肺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肺朝百脉   中医   忽中乾     

中医男科名医工作室 咨询热线:0377-83971167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中医男科名医工作室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